博主资料
![]() |
- 博主:袁野——好黃桃網
- 职位:形象代言人
- 简介:大家好~我是好黃桃網的形象代言人~小袁哦O(∩_∩)O~~,歡迎來到上海秋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的好黃桃網,我們提供優質的奉賢黃桃,歡迎大家購買哦!好黃桃網種植著最純正的奉賢黃桃,光合作用更多,甜度更高。2018年好黃桃網大改版,我代替原先的“小敏”,成為了這一屆的博
- 今日访问量:69
- 昨日访问量:0
- 总共访问量:148041
團購銳減"倒逼"銷售轉型 地產水果迎"品牌銷售"時代[2014-08-22]
今年風調雨順,滬郊地產水果長勢喜人。浦東的南匯8424西瓜、南匯水蜜桃和南匯翠冠梨、嘉定的哈密瓜和馬陸葡萄、金山的施泉葡萄和皇母蟠桃、楓涇黃桃、奉賢黃桃、莊行蜜梨、松江的倉橋水晶梨、崇明柑橘……進入8月,地產水果紛紛進入上市高峰期。
市農委種植辦副主任瞿元弟介紹,上海地產水果的銷售模式經歷了四個階段:計劃經濟時代是供銷社統購,國營水果店銷售;改革后建起水果交易市場,出現了個體水果攤;前些年,隨著馬陸葡萄、南匯8424西瓜、奉賢黃桃等優質水果漸漸做出名氣,地產水果形成了以基地直銷為主的銷售模式,集團采購成了大頭,消費者要嘗到真正優質的地產水果,一般也都是到產地直接購買。去年以來,隨著“八項規定”的出臺,單位團購急劇減少,原本團購占到近一半的“基地直銷”模式受到極大沖擊,不少水果合作社的團購幾乎“清零”,銷售走勢比去年下降40%左右……
嚴峻的形勢逼著郊區果農加快轉變傳統的銷售模式,他們正通過和農業觀光旅游更緊密結合、整合品牌統一銷售,開發網購、郵購、配送、進超市、進社區、進商務大樓等新模式,地產水果正進入“品牌銷售”時代。而這一符合市場規律的轉變,不僅可提高果農收益,也更便利上海市民,讓更多市民能嘗到優質新鮮的滬產水果。
觀光游 采摘游 基地直銷“一果多吃”
上海目前共有30多萬畝經濟果林,基本已形成不同的區域特色,吸引消費者直接到產地購買地產水果,目前仍是郊區果農重要的銷售手段。但由于團購的大量減少,如今“基地直銷”更多的是與農業觀光旅游掛鉤,直接面對廣大市民。
馬陸葡萄主題公園今年進一步加大投入,完善活動設施,迎賓廳里新建了多個陽光房。8月的每個周五、周六夜間開放,讓市民可避開白天的酷暑,在清涼夏夜摘葡萄,迎賓園內舉辦小型音樂表演及中秋葡萄“會”等一系列活動。
以出產“皇母蟠桃”聞名的呂巷鎮,此次在朱呂、金石北路、平漾路、紅光路4條道路及各蟠桃種植基地,搭建了20個小木屋,全由政府出資,優惠租賃給果農。大批量大棚“皇母”蟠桃已經上市,蟠桃下市后,“小木屋”還將銷售葡萄、獼猴桃等十多種水果。
金山施泉葡萄是繼馬陸葡萄之后的又一地產優質水果品牌,今年金山共有6個鎮13個基地1570畝葡萄園整合為施泉葡萄品牌,制定統一技術標準,統一包裝、二維碼、實現產地質量可追溯。各施泉葡萄園進行了配套設施改造,共向游客開放了11個葡萄觀光休閑采摘園。
奉賢黃桃已形成“萬畝桃園、萬噸產量、億元收入”的產業規模,黃桃節暨桃文化節8月18日正式開幕,為時一個月。除浦星路南奉公路口的“南上海特色農產品交易(黃桃)市場”迎客,主辦方推出碧海金沙、申隆生態園、申亞農園、青村世外桃園、解放黃桃村等景點的串線活動,并在解放村等黃桃標準化示范基地內設立4個優質黃桃采摘點,直接面向游客。
施泉葡萄品牌帶頭人盧玉金說:今年施泉葡萄近三分之二的銷售還是靠來基地直購的老客戶,遇上周末,一家施泉葡萄園的采摘游客就有三四百人,但由于團購減少,改為以散戶為主,人多量卻不多,估計總體銷量要比去年減少一成以上。
色味俱佳 免費配送本地水果牌子“叫得響”
浦東南匯水果在市民中久負盛名,南匯水果也是上海地產水果中品牌整合做得最成功的地區。田博、桃詠等12家專業合作社瓜果公司,2012年起組建了南匯8424西瓜品牌合作聯社,制訂《南匯8424西瓜生產操作規范》、《南匯8424西瓜產品質量標準》、《南匯8424西瓜包裝標識》3個上海市企業(聯盟)標準、規范,并經浦東新區技術質量監督局備案審定并發布,實行統一技術、統一標準、統一質量、統一商標、統一包裝標識、統一零售指導價。每只上市西瓜去年開始都佩上了二維碼追溯標識。到去年,南匯優質水果共整合成了“南匯8424西瓜”、“南匯水蜜桃”、“南匯翠冠梨”等三個統一品牌。
去年下半年,由于團購“清零”,南匯水果銷售很慘,30幾個水果合作社開會,提出一定要有“新思路”。前兩年的“品牌整合”,此時顯示出了極大優勢,新的嘗試是成立了“聯銷平臺”,通過電子商務統一銷售,免費送貨上門。桃詠合作社理事長何明芳介紹:“聯銷平臺”設總經銷和分經銷,在水果成熟上市前就開始發售“預售券”(優惠10元),網絡或電話預訂,一箱起送,運費全免。10多箱以上的由合作社自己的車送,大部分散戶則通過專業快遞物流配送,24小時內將新鮮水果送至客戶手中。
通過新的銷售模式,去年只賣出24000箱西瓜的桃詠合作社,今年賣了45000箱,水蜜桃去年1萬箱,今年賣出4.5萬箱,翠冠梨也從去年的1370箱增至6000箱。南匯夏令水果約到9月上旬下市,估計將售出30萬箱,遠遠超過預計目標。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這樣的模式應大力推廣。
農社對接 入室進戶打通銷售“最后一公里”
農社對接是郊區果農轉變觀念的新思路。奉賢的錦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,這兩年一直致力農產品的“農社對接”——平時進社區賣蔬菜,到了奉賢黃桃上市期,就到社區大賣黃桃。錦鄉合作社目前已進入了閔行、徐匯、靜安、普陀、長寧等區的50多個居民小區,自己擁有20輛運貨車,每天直銷奉賢黃桃2噸左右。他們還開發了利用微信好友圈預訂農產品和水果的“電子商務”。
金山施泉葡萄,今年也開始進社區銷售,目前他們正嘗試和一些小區物業合作,由物業代售,以降低成本降低售價。這幾天施泉葡萄還在聯系市區的某商務辦公大樓買葡萄。而“皇母”蟠桃也有一部分走“高端路線”,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,今年在久光、港匯、高島屋、百盛等9個大型商場設專柜售賣,并通過結對共建來拓寬銷售渠道。
據一些合作社負責人表示,地產水果要進市區超市、菜場和居民小區,關鍵是價格要更“家常”。市商務委和市農委近日為此聯合召開市郊瓜果產銷對接會,將在農產品批發市場、標準化菜市場、超市賣場等渠道為市郊地產瓜果開辟綠色通道;對主動及時銷售地產瓜果的銷售商和攤位給予表揚和政策優惠。
最新评论